次氯酸水具有強大殺菌和抗生物膜能力
慢性傷口是指傷口經歷4周臨床治療后,無法及時有效地按照正常程序愈合的傷口,主要包括糖尿病足潰瘍、下肢動靜脈潰瘍和壓瘡等,常表現為持續過度的炎癥反應、反復感染、耐藥性細菌生物 膜、表皮細胞對修復刺激無應答等特點。
傷口愈合通過重建皮膚完整性來阻止感染和保持傷口內穩態。正常的傷口愈合過程通常分為4個步驟:凝血、炎癥、增殖和重建,然而慢性傷口的愈合進程始終停滯于炎癥反應的某一階段,無法達到有效愈合。尤其在細菌生物膜的作用下,其自身形成的微環境及傷口內微環境的變化對傷口愈合所需的各種細胞及因子產生嚴重的阻礙作用,抑制傷口愈合。
研究顯示,成人慢性傷口的發生率約為1%,超過65歲的人群慢性傷口的發生率增加至3%~5%。慢性傷口為細菌生物膜的形成提供了理想環境,壞死組織容易引起細菌附著,血管的改變及缺血情況 刺激免疫系統發生防御反應。有研究顯示,60% 的慢性傷口有細菌生物膜形成。
由于大多數慢性傷口感染的病因均在形成生物膜,以及大多數局部用殺菌劑具有細胞毒性作用,因此會損害傷口的愈合,因此針對微生物根除率高,傷口愈合效果好的生物膜的治療策略將降低其發病率和死亡率。
人體內次氯酸的產生機制
人體的免疫系統能夠抵抗外界病原體的入侵,很大的原因在于免疫系統通過產生高活性化學物質,如活性氧(ROS),來產生有效且快速的殺菌反應。線粒體膜結合還原型輔酶Ⅱ(以下簡稱NADPH)是ROS產生的主要酶。在嗜中性粒細胞活化過程中,呼吸作用產生過氧化氫(H2O2),而活化的髓過氧化物酶(MPO)在Cl-和H+存在下將H2O2轉化為次氯酸(HOCl)。
早在 1915 年就有研究將次氯酸應用于傷口感染治療,近年來又有研究可以用于鼻腔、口腔、眼結膜沖洗預防感染,有學者已經證實 0.01%次氯酸溶液對各種病原菌 有良好的體外殺菌活性。?
次氯酸對慢性傷口愈合作用研究
2014年,土耳其阿德南門德斯大學藥學院的Serhan Sakarya等研究了穩定性次氯酸溶液(HOCl)對微生物殺滅,生物膜形成,生物膜內分離出的微生物的抗菌活性以及受損傷的成纖維細胞和角質形成細胞遷移率的影響。
注:成纖維細胞(fibroblast)是疏松結締組織的主要細胞成分,由胚胎時期的間充質細胞(mesenchymal cell)分化而來。成纖維細胞對不同程度的細胞變性、壞死和組織缺損以及骨創傷的修復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角質形成細胞是一種能合成角質蛋白的上皮細胞。角質形成細胞在創傷愈合中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嚴重燒傷患者表皮角質形成細胞的匱乏與患者病程長短、并發癥的發生及后期瘢痕的形成均有密切關系。
試驗所采用的次氯酸濃度為218ppm,pH值7.1,ORP 871mV,產品保質期24個月。
采用稀釋32倍,即5.5ppm的次氯酸對熒光染色的銅綠假單胞菌在1s、6s和12s時的殺滅效果如下:
結果顯示,在第12s時,5.5ppm的次氯酸對銅綠假單胞菌具有顯著的殺滅效果。
通過光密度值測定穩定性次氯酸對生物膜的抗性,以及對生物膜內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殺滅效果,其結果如下:
以上結果表明,HOCl具有抗生物膜的活性,并能主動滲透到生物膜中并殺死生物膜中的微生物。
由于消毒液對傷口愈合具有有害作用,因此作者比較了聚維酮碘和穩定的HOCl對損傷引起的遷徙反應的作用。
與聚維酮碘相比,穩定的HOCl溶液可增強傷口愈合。
本研究表明,穩定的HOCl溶液作為理想的傷口護理溶液,對不同類型的微生物,生物膜和生物膜中的細菌具有強大而迅速的殺滅作用。其次,它對成纖維細胞和角質形成細胞遷移具有劑量依賴性的有利作用。這些特征使穩定的HOCl溶液作為理想的傷口護理劑。?
盛懷電解水設備已經遠銷國內外、歐美、東南亞、中東等國家,憑借精湛的工藝、研發投入和完善的售后,陸續推向市場稀鹽酸款次氯酸發生器、氯化鈉款次氯酸發生器、氯化鉀款次氯酸發生器、碳酸鉀款次氯酸發生器,已在醫療、教育、畜牧養殖、農業種植、工業清洗等領域案例眾多。
了解更多,可以留下您的聯系方式或聯系我們:19953182842,將竭誠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