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次氯酸進行空氣消毒,即安全又有效
空氣質量直接關系到人體健康。空氣中存在三類污染:生物性污染,化學污染及物理性污染。其中生物性污染是影響最快、影響面最廣、危害性最大的污染。
微生物在室內孳生、繁殖后污染空氣,可引起人們出現眼刺激感、過敏、哮喘、皮炎以及病態建筑綜合癥,甚至可導致死亡。目前,室內微生物污染已成為重要的環境衛生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之一。
人類許多傳染病都是經空氣傳播的,世界上41種主要傳染病中,有14種以空氣傳播為首位,2003年帶給人類巨大損失的SARS以及當下全球流行的2019-nCoV就是經空氣以飛沫為主要的傳播途徑。
因此,當以空氣傳播為主的傳染病來臨時,為了切斷傳播途徑,空氣消毒顯得尤為必要。
01
室內空氣污染的來源
室內空氣微生物主要來源于以下3個方面:一是飛沫,人在深呼吸、說話、打噴嚏時,會將寄生于人口腔、咽喉部位的微生物以飛沫的形式散布到空氣中;二是人的皮屑與塵埃,據測算,每個皮屑上平均含菌量達4萬個,隨著人在室內的活動,皮屑與塵埃可懸浮于空氣中污染空氣,特別是家中有病人時,在空氣中可查找到相應的病原菌;三是通風換氣過程室外空氣進入室內所攜帶的微生物。
一些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和部分傳染性疾病,如肺炎、肺結核、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等疾病,這些疾病都可以通過空氣進行傳播。
02
室內空氣消毒的方法
常用的室內空氣消毒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物理方法中常用的是紫外線殺菌燈消毒,其用于家庭空氣消毒既經濟又高效,安裝好后開啟方便,時間便于控制,并且不損害家庭物品。
紫外線消毒燈要正確使用,否則會帶來較嚴重的危害。常見的危害有:一、對皮膚的損害。暴露在紫外線消毒燈下,皮膚可引起紅腫、疼痛、脫屑等改變。二、對眼睛的損害,紫外線消毒燈可引起眼睛的結膜炎、角膜炎,眼睛出現紅腫、疼痛、流淚的現象,長時間應用,很可能會誘發白內障。所以,在使用紫外線消毒燈時,房間內盡量不要有人。
臭氧對室內空氣微生物有較好的消毒作用,還可去除氣味,使用簡便。在相對濕度≥70%條件下,濃度應≥20mg/m3,消毒時間應≥30min。臭氧對人有一定毒性,對金屬和橡膠有腐蝕作用。這種方法使用時一定注意人員不要處在室內,可以暫時回避,待得消毒完成打開窗戶換氣完成后再進入消毒房間。
化學方法常用空氣噴霧與熏蒸,常用的化學消毒劑有: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過氧化氫、二氧化氯等。
用化學消毒劑消毒空氣特別是密閉熏蒸消毒時,人不能滯留在室內。雖然含氯消毒劑可以對空氣進行消毒,但是也是要求在無人狀態下使用。
03
次氯酸水作為空氣消毒劑的可行性
“GB/T36758-2018含氯消毒劑衛生要求”中明確指出了次氯酸水可用于空氣消毒:
一般含氯消毒劑適用于醫療衛生機構、公共場所和家庭的一般物體表面、醫療器械、醫療廢物、食飲具、織物和水等的消毒,也適用于疫源地各種污染物的處理,不宜用于室內空氣、手、皮膚和黏膜的消毒。
次氯酸消毒劑除上述用途外,還可用于空氣、二次供水設備設施表面、手、皮膚和黏膜的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