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后,為什么消毒產品次氯酸這么火?
次氯酸是一種強氧化劑,能殺滅更多的細菌,在自來水中消毒。此外,次氯酸還能使染料和有機色質退縮。在生物學中,次氯酸用于殺滅細菌,可用于游泳池和固體的消毒。市場上的漂白劑和消毒劑大多由次氯酸制成。
1843年,法國化學家發現次氯酸,并在世界大戰期間使用次氯酸;在日本,次氯酸也被用作食品添加劑。次氯酸天然存在于活化的人類嗜中性粒細胞和其他組織吞噬細胞中,在人類免疫功能系統中起著重要作用。根據《含氯消毒劑衛生要求》,次氯酸消毒劑消毒劑的功效外,次氯酸消毒劑還可用于室內空氣、二次供水設備設施表面、手、皮膚和粘膜的消毒。疫情過后,次氯酸成為熱門消毒產品。
次氯酸的重要歷史時刻
1843年,法國化學家AntoineJeromeBalard發現了次氯酸。
在世界大戰期間使用次氯酸鹽溶液作為創傷傷口的抗菌劑之前,次氯酸的抗感染能力是眾所周知的。
20世紀40年代,倫敦醫院開始使用含有次氯酸的霧化溶液,以防止散布在空氣中的病原體。
1948年,哥倫比亞大學醫學系Knox等人首次提出次氯酸是硫基抑制劑,抑制葡萄糖氧化是氯溶液殺菌性質的主要因素。
1976年,美國生物學家Harrison、J.E.證明次氯酸存在于白細胞氧化爆發過程中,并證明次氯酸具有明顯的殺菌作用。
1988年,南加州大學毒理學研究所Mckenna和Davies提出,次氯酸使細菌失活是抑制DNA復制的結果。當細菌暴露在次氯酸中時,DNA合成會急劇下降。
2006年,牛津大學約翰·拉德克利夫醫院公共衛生實驗室Selkon和JB得出結論,使用次氯酸作為頑固性靜脈曲張潰瘍的輔助治療可顯著促進愈合,快速緩解疼痛。
2007年,美國醫學教授RobsonMC等人得出結論,次氯酸可以減少細胞組織的細菌污染,抑制傷口感染。
2016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主要活性成分為次氯酸,用于治療傷口和各種感染。
2017年,華盛頓大學醫學博士Stroman、D.W等人得出結論,使用次氯酸和鹽水的溶液可以顯著降低眼部皮膚細菌的負荷,不會改變下眼瞼皮膚殘留細菌的多樣性。